院子,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情结。
高楼大厦住得再久,心里头总惦念着那一方接地气的天地。不是矫情,是真实的需要。
水泥森林里待久了,人就特别渴望能有个地方,脚踩实实在在的泥土,抬头看的是自家树梢上长出来的天。
每个人心里,大概都藏着个院子。它可能不豪华,甚至有些简陋,但一定充满生气。
想象一下:墙根儿下,种几垄小菜,韭菜绿油油,西红柿挂满枝头,随手就能摘个黄瓜,衣服上蹭蹭就能咬一口,满是阳光的味道。
角落里有棵老树,最好是枣树或者石榴树,夏天遮阴,秋天结果。树下摆一张小石桌,几把竹椅。
傍晚时分,炊烟袅袅,饭菜香从屋里飘出来。
邻居串门,不用按门铃,在院门口喊一嗓子就进来了。
聊的都是家长里短,没有职场套路,笑声能传出老远。
这画面,想想都觉得心里踏实。
那不是逃避,是回归,回归到生活最本真、最松弛的状态。
现在人总说养生,吃这个补那个,其实最好的养生,可能就是一个院子。
在院子里,人是动的,也是静的。
弯腰除草,抬手浇水,看似是劳作,实则是最好的舒展。
比在健身房对着冷冰冰的器械,要自然得多。
阳光洒在身上,是免费的补钙;泥土的气息,是最天然的舒缓剂。
更重要的是养心。
心烦意乱时,就在院里坐着,看蚂蚁搬家,听风吹树叶沙沙响。
什么都可以想,什么都可以不想,便觉是个自由的人。
城市的喧嚣被一道矮墙隔开,这里就是你的桃花源。
压力、烦恼,好像都被这方寸天地慢慢稀释了。
院子,是安放身体和灵魂的巢穴。
它让你慢下来,听听自己的心跳,等等落后的灵魂。
中国人讲“叶落归根”,这个“根”,往小了说,就是一方院落。它代表着稳定、安宁和传承。
老了,哪儿都不想去。就在这院里,看春华秋实,四季轮回。
春天看花发新芽,夏天在树下摇扇乘凉,秋天扫扫落叶,冬天围着炉子喝茶赏雪。
儿孙辈回来,院子就成了乐园。
孩子追着猫狗跑,跌倒了,身下是松软的泥土,哭两声又笑起来。
这份由院子承载的天伦之乐,是单元楼里给不了的。它留下了温度,留下了记忆。
生命的最后时光,若能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与回忆的院子里安然度过,是一种莫大的福气。
脚踩大地,仰望星空,从容地走完一生。
这或许就是“终有一院,伴我终老”最深的含义。
找个院子,其实就是找一种生活。
一种不慌不忙、有根有底的生活。
也许现在还无法实现,但心里存着这个念想,努力的日子也就有了奔头。
愿你我,终能得此一院,烟火人间,从容终老。
注: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。
广盛网-广盛网官网-最新配资平台-低息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